交通部19日會同內政部相關單位到新竹市了解行人安全改善情形,市府表示,已盤點提案計畫,共計向交通部爭取7案、內政部營建署爭取30案,目前累計核定15案,其餘尚在提案及審查階段,一旦中央核定,將立刻辦理設計施工加速建置人行道,擴大行人友善空間。
市府交通處指出,新竹市從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經驗已建立路口改善原則,包含縮小路口、行穿線退縮、增設庇護島、加強行穿線照明、設置避車彎等。
今年預計再改善中華路4段至6段30處路口、光復路2段8處路口及5處易肇事路口,另已向內政部營建署爭取光復路1段、經國路全線及慈雲路等47處路口,累計90處路口,期透過工程改善提升行人安全。
教育處則表示,全市公私立國高中小及大學部分,市府皆已協助各學校盤點周邊待改善議題,包括缺乏通學步道、步道破損或寬度不足、缺乏無障礙設施及障礙物排除等,目前已盤點28校向中央申請補助,目前核定14案。
此外,交通處也進入大學交通安全委員會協助檢視學校周邊待改善事項,提升校園周邊交通安全。
而針對交通部指示各縣市進行「行人安全環境總健檢」部分,市府也將研議委託專業顧問公司協助推動,期能提出短、中、長期計畫,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分階段完成。
將依交通部建議,提出竹市「行人及高齡友善示範區」,透過醫療院所或長照據點,推動示範區計畫,期能通盤檢視步道斷點,完善區域步道系統,提升行人及高齡者步行安全。
市府表示,交通部視導小組今天陸續至培英國中、新竹高中、西門國小等通學步道勘查,其中培英國中與新竹高中校前通學步道年久失修,且缺乏家長接送區規畫,導致造成上下學期間周邊交通壅塞。
另,培英國中旁私有停車空間與行人衝突,培英國中代表說明,已取得該私人土地及縣有地同意,納入通學步道改善,未來將建置3公尺人行道、設置家長接送區,解決長期人車衝突的問題,工程經費約1880萬元,已向營建署提案爭取補助經費。
此外,新竹高中自行車棚標線人行道,也獲教育部同意協調新竹高中退縮部分校地,將新增實體人行道,提供師生安全、順暢的步道系統。
西門國小部分,因通學步道老舊、狹窄,且因樹根隆起造成凹凸不平、步道破碎,電箱也阻礙學童通學動線,此次工程重新調整人行道高低差、建置無障礙坡道、設置友善家長接送區、整合公共設施及新增連續性綠帶,讓學童、居民步行更安心,工程經費約3500萬元,目前施工中,預計113年4月完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