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署表示,台灣大規模推動社會住宅是從2017年開始,目前興建與供給數量持續增加。現階段社會住宅入住招租的機制為民眾先申請,經公開抽籤及資格審查後,將依序造冊,凡是遇到正取未完成簽約或退出時,會依名單依序遞補,已有輪候制精神。
特別是國家住都中心在林口世大運社宅依此制度執行四年多以來,每月都有安排候補民眾依序入住,運作順暢,可見相關作法兼具公平性及輪候制精神。
此外,林口世大運社宅為實際有效縮短申請人等候入住的時間,現已依據待出租戶數及合格申請人遞補選屋情況,採取「隨到隨辦」及「每日受理申請收件」,每月定期辦理選屋、簽約及入住的方式來辦理。
營建署指出,全國各縣市近200處社會住宅,國家住都中心都比照此模式作為招租基礎,並依據實務狀況來適時調整招租模式,以符合有意承租民眾的需求。
營建署強調,現行國家住都中心的入住機制,因早已建立候補名冊,所以能即時遞補及滿足民眾居住的需求,整體入住機制相對完善。
政府除了持續興辦社會住宅以外,還有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等住宅政策。推動包租代管鼓勵活化空閒房屋,已達每季媒合6,000戶有效契約的量能;租金補貼目前核定戶數已達27.7萬戶,其中弱勢家庭約占4成、初入社會青年與婚育家庭各占約3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