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20日在線上法人說明會中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4奈米量產時程將由原訂的2024年向後推遲一年;此外,台積電也調降今年營運目標,美元營收預估將下滑10%。對此,前立委郭正亮認為,台積電美國廠4奈米表現不佳,對後續的3奈米廠要更慎重考慮,而且派駐美國的員工只有簽約三年,對台積電未來在美發展也是極大挑戰。
中天節目《頭條開講》22日指出,台積電因缺乏熟練勞動力及成本激增,美國亞利桑那廠量產將延後到2025年。外媒報導,這對美國總統拜登不是一個好兆頭,標誌性立法(指晶片法)有遇到挫折的風險。
郭正亮直言,台積電去美國一切都不順,方方面面都不順,4月、6月下降比較嚴重,全年營收下降10%。自己也看到法說隔天美國一開盤,台積電ADR直接下跌5%。郭分析,營收下滑應是全球需求減少,「事實上美國4奈米廠還沒有開始營運,這會讓台積電考慮2026的3奈米廠還要不要推,如果4奈米就這樣,那3奈米還要推嗎?」
除此之外,郭正亮還提到,台積電員工到美國都是簽3年約,3年滿了搞不好就跳槽,因為台積電美國廠的薪水大概是台灣的2倍,但距離一個小時的英特爾(Intel)是台積電3倍。「台積電現在做4奈米,英特爾當前卻連5奈米都還做不出來, 一定會來挖角的。」不過另一名來賓、國際戰略專家賴岳謙卻披露,為了防止跳槽,「台積電把薪水拆成兩半,一半是在美國發放,一半是在台灣這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