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漢光演習日前落幕,兩岸兵凶戰危,今年也被形容是最接近實戰的一次,引發不少討論。退役少將栗正傑指出,國防部此次漢光演習不夠重視南部地區,尤其共機、共艦頻繁侵擾西南、東南海域,南部地區有其軍事上的重要性;他也舉出,美軍在二戰時就曾提出過「堤路作戰計畫」(堤道計畫),即是打算從台灣南部的墾丁登陸,控制台灣南部後建立機場供戰機起降,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
栗正傑今(8日)在網路節目《少康上線啦》表示,國防部把漢光演習重點放在北部地區,但南部地區有其重要性存在,第一,南部控制巴士海峽,二戰時美軍也曾計畫過從恆春一帶登陸台灣,政治上是北部比較重要,但從軍事角度、地形上來講,南部有它的重要性。
栗正傑指出,二戰時美軍的「堤路作戰計畫」是打算從恆春一帶登陸後,一路打到高屏溪,利用高屏溪阻擋日軍,並建立機場供戰機起降,對東京實施轟炸。
栗正傑強調,軍事上不要疏忽於對南部地區的防禦,尤其是近期共機、共艦騷擾時,都是西南海域甚至是東南海域,所以國防部也該提高對南部的警覺,不能只把重點放到台北市。
經查,美軍「堤路作戰計畫」(堤道行動,Operation Causeway)是二戰後期對日治台灣的登陸行動,但最終被取消,改為空中轟炸台灣、登陸琉球群島等地。美軍計畫從台灣南部的墾丁、林邊、東港、大林蒲搶灘登陸,一路向北、西等地進攻,直到控制南部3分之1地區後,興建攻擊台灣北部、日本本土的機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