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觀測資料,颱風蘇拉強度持續增強,今(27)日凌晨2時已變強颱,氣象局指出,蘇拉今開始準備北轉,預計周二有機會發布海上警報,至於是否發陸上警報還要看颱風路徑。由於適逢學校即將開學,氣象局指出,颱風周三、周四影響台灣最劇烈,東部將首當其衝,恐出現紫爆級的猛烈雨勢。

蘇拉今晨2時中心位置在鵝鑾鼻南南東方61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7公里速度,向東南東轉東北東進行,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51公尺,7級風暴風半徑150公里,10級風暴風半徑80公里。

氣象專家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最新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顯示,「蘇拉」中心平均風速每秒51米,已達「強烈颱風」標準,未來將逐漸增強至每秒53米;今明持續在呂宋島東北方海面打轉,約花5天完整繞了一圈;週二(29日)轉向西北、向台灣逼近,週四(31日)2時中心已在台灣南端,其「不確定範圍」略縮小為660公里。最新(26日20時)歐洲模式模擬顯示,「蘇拉」打轉後,轉向西北,週四(31日)20時已從東南部登陸並進入台灣海峽;美國模擬亦調整與為歐洲模式類似。

吳德榮表示,由於主、客觀預報資料皆顯示,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存在,急著去推估何時發布警報?會在哪裏登陸?並不合理,明(28)日起問題自然會愈來愈明朗;不過「蘇拉」鄰近台灣時,強度正值顛峯,故無論登不登陸?其帶來的威脅差別並不大,絕不容輕忽。至於另一「輕颱丹瑞」快速前進,漸行漸遠,無「雙颱共舞」的機會。而關島附近1、2天內另有第3個熱帶擾動發展,會逐漸對「蘇拉」的動向產生干擾,更添「蘇拉」末期路徑的「詭譎多變」。

吳德榮說,最新(26日20時)歐洲(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明(27、28日)兩天「蘇拉」外圍沉降、水氣少,天氣晴熱,中午注意防曬;午後山區有局部雷陣雨,中南部山區有局部「大雷雨」,並有擴展至部分平地的機率,應持續注意。今日各地區平地氣溫:北部24至36度,中部22至36度,南部23至36度,東部22至36度。

吳德榮提及,最新模式模擬顯示,週二(29日)「蘇拉」從呂宋島東北方海面,逐漸接近,東半部水氣漸增,轉有局部陣雨,北部晴轉多雲偶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南部近山區午後有局部雷陣雨。週三至五(30至1日)各地風雨的情況,與「蘇拉」的路徑密切相關,應續觀察。

氣象局指出,蘇拉北轉後,太平洋高壓的強度會牽動其移動方向,目前看來周二29日有機會發布海警,但登陸的地點變數仍大,「花蓮、台東、恆春半島」都有可能,也可能根本不登陸,主要取決後期路徑偏南或是偏北,明天再觀測會較準確。

#蘇拉 #登陸 #影響 #強度 #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