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擊有影響飛航安全的風險,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統計,我國機場2022年共發生101件鳥擊,已開始著手建置鳥擊防制資訊系統,將原先的紙本通報全數電子化,並透過大數據資料庫,為鳥擊防制提供更完整資訊,預計今年底上線。
國際上最知名的鳥擊案例,為2009年1月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自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時,遇上鳥擊造成2具引擎同時熄火,幸虧機長臨危不亂,在哈德遜河面迫降,全機155人生還。
民航局指出,去年國內各機場共發生101件鳥擊,以航班起降頻繁的台北、桃園數量最多,有3件造成航機受損,其中台灣虎航的航班降落松山機場時,撞上一對來自俄羅斯的豆雁造成引擎受損。
民航局場站管理組組長黃武強表示,多數鳥擊發生於航機起降階段,為減少鳥類於機場內或機場周遭的活動,每日定時及不定時的巡場驅鳥,會使用喇叭、電子炮、鳥網等方式驅趕,也會透過生態手段,減少鳥類到機場棲息的機會。
以往鳥擊通報以紙本填報、人工審核統計,巡場驅鳥紀錄亦僅為符合各機場程序要求。黃武強說明,新系統啟用後,所做成的數據資料可充分用於統計分析,作為實施防制措施依據,除擴增實際防制作業的廣度外,有利管理單位整體研析並採取最適當與即時的執行策略。
相較於過去的紙本作業,線上系統具有精確即時的特性,各機場防制人員間可互相共享資訊與借鏡,加速鳥擊防制資訊流通與透明化。民航局指出,資訊工具升級除簡化作業流程,最大的目標是提升整體鳥擊防制作業成效,透過持續不斷蒐集資料,累積形成大數據資料庫,為鳥擊防制工作提供預測、分析等功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