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基於尊重部落文化,攜手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山美部落、里佳部落,將編號第1915號保安林依照各部落傳統領域,分別命名為「達娜伊谷保安林」和「爵爵斯保安林」,成為全台第一座擁有兩個名稱的保安林。
第1915號保安林橫跨阿里山鄉山美村及里佳村,1936年,即87年前就編為保安林,茂密森林守護當地部落周邊環境,避免土石崩塌,也涵養溪流水源,更成為部落傳統漁獵場所,為連結地方與保安林的情感,鼓勵大眾親近保安林,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近年積極推動居民參與保安林命名,在訪談山美、里佳部落,為保安林蒐集命名時,耆老們認為,兩個部落分別利用第1915號保安林不同區域,應各自命名以彰顯其文化和歷史價值。
為此,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與兩個部落耆老、資深獵人特別召開會議,透過google earth軟體,協助部落長老為保安林中的每一個傳統區域標示範圍,藉此紀錄第1915號保安林內各個區域的鄒族傳統地名,不但讓部落因此留下珍貴文史資料,也透過鄒族自然資源共同管理會深入討論協商,最後由兩部落代表依傳統領域,分別將保安林命名為山美部落的「達娜伊谷保安林」及里佳部落的「爵爵斯保安林」。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分署長張岱表示,這次保安林的雙重命名,反映了台灣原住民部落的文化多樣性,也展現了我們對部落文化的尊重,更寫下台灣首次有一座保安林同時擁有兩個名稱的紀錄。
張岱說,第1915號保安林有雙重名稱,突顯與原住民族共管森林資源的新里程碑,不僅是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也強化雙方共同守護生態、文化價值的承諾,體現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的共同使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