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陳先生近半年發現左側頸部鎖骨上方長出1顆2.5公分的腫瘤,無不適但擔憂不已。就醫檢查發現是罕見的「副神經髓鞘瘤」,雖是良性卻有轉為惡性的可能。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耕閤術中使用顯微鏡小心將緊密纏繞的腫瘤與神經分離,終於順利切除,陳先生也放下心中大石。

張耕閤22日表示,副神經髓鞘瘤並不常見,好發在40歲至60歲,無明顯的男女差異,這也是他遇到的副神經髓鞘瘤首例。特別要注意的是,他於術中發現,副神經髓鞘瘤與神經緊密纏繞,每當接觸腫瘤邊緣,病患的手部便會跳動,隨即使用顯微鏡小心翼翼將腫瘤與神經分離,才順利切除。術後,病患經歷神經修復的刺痛困擾,尤其在睡眠時手部不時刺痛而無法安眠,透過藥物緩解,症狀得以明顯改善。

張耕閤說,副神經髓鞘瘤有可能轉變為惡性的「周邊神經鞘瘤」,占所有軟組織肉瘤的5至10%。周邊神經鞘瘤屬局部侵略性軟組織肉瘤,具有很高的轉移傾向。當神經保護膜周圍細胞在其DNA中發生突變時可能會導致癌症,使得細胞快速增殖,並在其他細胞正常死亡時繼續生存。

他表示,惡性周邊神經鞘瘤目前已知的治癒療法是完全切除腫瘤。部分研究顯示,其局部復發率為22%,5年和10年的疾病特異性生存率分別為60%與45%。手術中必須謹慎保留神經,以避免造成患者運動功能障礙。

張耕閤提醒,若有類似症狀的民眾切勿掉以輕心,同時也凸顯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的重要性,以及專業醫療團隊處理罕見腫瘤的專業能力,建議民眾若有身體任何不適應該及時就醫,以獲得正確診斷和治療。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 #張耕閤 #副神經髓鞘瘤 #罕見 #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