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博士村美名的高雄市美濃區,過去客家人對書寫後的字紙相當敬重,美濃區公所鑑於現在書生不珍惜字紙,希望找回過去傳統文化,5月5日邀請在地小學生參與「敬字惜紙」送聖蹟文化節,除參觀敬字亭,也舉辦書法比賽、詩書文字闖關遊戲,希望從中喚起客庄對文字及字紙的重視。
美濃傳承「送聖蹟字紙祭」將近百年,備受重視及肯定,2016年登錄為高雄無形文化資產,更被評選為客庄12大節慶之一,期許未來成為美濃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美濃區長謝鶴琳說,傳說「倉頡」造字,因此尊稱倉頡為聖人,其創造的文字敬稱為「聖蹟」,寫有文字的紙張稱為字紙,不得隨意丟棄,必須拿到「敬字亭」焚燒。
美濃有專門焚燒書寫後紙張的敬字亭,至今仍有4座完整保存,為了讓後輩了解美濃在地文化,美濃區公所將於5月5日、6日舉辦「美濃送聖蹟文化節」活動,以「敬字惜紙」為主軸,邀請在地學子及民眾參與。
5月6日則遵循古禮進行祭拜與請神儀式,隊伍從廣善堂出發,步行到美濃舊橋進行開壇儀式,在美濃舊橋上,將字紙灰以竹勺舀起,透過竹道引流的方式流入溪水中,上達天聽,庇佑美濃子弟學業進步。
區長謝鶴琳表示,隨著數位科技的普及,越來越少人親手提筆書寫,因此這項強調愛惜文字的活動顯得格外寶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