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警局長人選引發爭議,警界人士指出,過去從來沒有一個內政部長,會直接跟縣市長討論警察人選,從早年非常「關心」警界的余政憲,到近期深諳警界的徐國勇,也都是交給署長去面對、告知,自己只做最後決定,劉的做法可說是「開創首例」,此外,警界早已沒有提供所謂的名單,現在都是單一推薦,不知劉為何「自己挖洞」給2個人,種種做法讓不少人有些錯愕。

警界人士表示,所謂的「挑名單」,要追溯到1997年陳水扁擔任市長時代,當時他不滿警政署沒有溝通、協調,就派警局長過來,後來一度出現所謂名單,由警政署選出適合的3人,一交給縣市長挑選的做法。

但此舉馬上出現大問題,就是讓誰先挑?給北市先挑,台中、高雄等等大家都不爽,且也發生過3個都不喜歡的狀況,後來警政署覺得此舉不可行,之前就改成單一人選,如果縣市長不滿意,他們才會再推下一人。

警界人士直言,這些事一直都是由署長來操辦,當然內政部長,甚至行政院長的意見都很重要,不過,從來沒有部長直接跟縣市長溝通、告知人事的狀況,劉世芳可以說是創下先例。

有警界人士認為,劉世芳可能鑑於之前部長徐國勇,與署長陳家欽的紛爭,想要「宣示主權」,所以才會跳過署長張榮興,自己直接打給蔣萬安喬人選。

只是,劉世芳似乎不知道已經沒有提供名單,拿李西河、方仰寧給蔣挑選,對方挑了結果沒用,蔣當然會覺得自己被耍,警界人士說,如果是他們來處理,只會提供李西河給蔣,蔣若不喜歡,那就會向他再做解釋,例如方仰寧,他們可以跟蔣說明,方之前太陽花讓綠營很不滿,如果他當局長,光是質詢以後可能就很頭痛等等。

單一人選市長不喜歡,通常結果也只能無奈接受,就像警政署當年提報陳嘉昌給柯文哲,傳出柯對陳不甚滿意,但最後還是只能讓陳上任,警界人士直言,此事如果讓警察自己處理,可能結果會更圓融、理想一些。

#劉世芳 #蔣萬安 #北市警局長 #李西河 #方仰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