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審計處指出,近年來桃園市遊蕩犬大幅增加,自2018年9686隻增加至2022年15996隻,且近3年通報遊蕩犬貓追咬人、妨礙交通或造成公共安全等案件仍居高不下,未能降低人犬衝突及公安風險。有民間收容所指出,民眾放養犬隻是造成遊蕩犬大幅增加的主因之一,因放養犬隻不在TNVR的範圍內,但一旦放養便會導致街邊棄養的幼犬變多。

審計處表示,近年遊蕩貓犬調查結果,桃園市2018年為9686 隻、2020年為11062隻、2022年則為15995隻,逐年增加,且2022年數量為六都之首;近3年通報遊蕩犬貓追咬人、妨礙交通或造成公共安全等案件分別為2237案、2358案及2230案,建請桃園市動保處提出改善。

動保處長王得吉說明,動保處積極推動遊蕩犬貓絕育工作,現已達成境內80%母犬絕育率作業。依據桃園市民眾遊蕩幼犬通報件數大幅下降可知,已有效減緩市內遊蕩犬數量成長,現有的遊蕩犬數量仍須待族群自然終老後才能逐漸降低,另也將加強鄰里及校園宣導飼主責任教育與稽查頻率,並針對不適回置犬隻另尋訓練及收容場域等因應措施。

民間收容所坦言,政府單位收容所的收容量能有限,每家收容所都是爆滿狀態,若沒有民間收容所,外面遊蕩犬貓數量更是多到不可想像,而遊蕩犬貓數量居高不下的主因為,許多居住在鄉間別墅、透天住宅等民眾,對於貓狗都採用放養模式,但放養會造成的問題遠遠超過想像。

民間收容所也說,若放養犬隻沒有結紮,會導致遊蕩犬不斷繁衍,他也說,曾在龍潭某固定區域一年可以撿到近70隻幼犬,每每都是一窩幼犬被丟出來,會得知是放養犬隻造成是因為,若是原生遊蕩犬生的附近會有狗媽媽且會怕生,但每次在路邊發現的幼犬身邊都沒有狗媽媽,更是不怕生、不怕人,由此得知是家中放養犬生出來後遭民眾不當棄養,他也建議政府單位應向民眾宣導減少使用放養模式,若不得已的話也須先將犬隻結紮。

#桃園市 #結紮 #動保處 #放養犬 #遊蕩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