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方宣布一項象徵兩大經濟體關係回暖的「廣泛貿易休戰」不到兩週後,中國大陸購買美國大豆的步調似乎停滯了。
綜合彭博社與其他外媒報導,據不願具名、因討論機密資訊而要求匿名的交易員表示,上月底一連串的採購、也是本季首次之後,中方進口美國大豆的動作似乎已趨於停滯。他們表示並未得知新的裝運計畫。這項暫停引發外界疑慮:全球最大美國大豆買家是否會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所宣稱的那樣大量採購。
美方表示,北京承諾在今年底前購買1200萬噸大豆,並在接下來三年內每年採購2500萬噸。不過,中方尚未證實川普團隊提到的具體採購數字。但北京已下調美國大豆關稅,並解除對包括CHS Inc.在內的三家美國出口商的進口禁令,此舉被視為對美方近期善意動作的回應。
新加坡StoneX Group農產品經紀人康偉強(Kang Wei Cheang,音譯)指出:「業界普遍認為,據報中國承諾採購1200萬公噸美國黃豆比較像是外交姿態,而非具體貿易協議。」
中國大陸過去幾個月已大量採購南美大豆,目的在於分散來源。因此,無論與美國是否達成任何貿易協議,中國未來幾個月的大豆需求都被預期將會下降,這是根據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穀物與油籽資深分析師皮斯托亞(Vitor Pistoia)的說法。
根據部分業界估算,中國大陸壓榨廠仍需要填補12月至1月的部分裝運量,直到全球最大出口國巴西的新季大豆上市,不過需求量僅會落在幾百萬噸。這樣一來,中方對美國大豆的需求仍遠低於華盛頓所稱的今年採購目標。
此外,交易員指出,美國大豆目前仍面臨13%的關稅,而加工成本將導致中方壓榨廠出現巨額虧損,使得中國大陸商業壓榨廠幾乎沒有動機去下單採購美國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