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兩縣原鄉部落許多家戶廁所迄今仍使用傳統蹲式馬桶,缺乏無障礙衛生設備,長者如廁恐有安全疑慮,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年獲中央支持,自2019年起補助花東弱勢長者改善廁所設施,迄今已完成368戶,今年再獲5700萬元經費挹注,預計明年底前再替700戶改善,盼提升長者生活環境。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今赴花蓮縣壽豐鄉溪口原住民文化健康站關懷長者,了解長輩們受照顧的情形,且在說明原民會加碼補助花東族人改善廁所的相關措施期間,以有趣的問答方式與長者互動,逗得現場笑聲連連,相當溫馨。
夷將指出,副總統賴清德2018年擔任行政院長時得知,花東偏鄉原民家戶仍有許多仍使用傳統蹲式馬桶,不僅不衛生,亦會造成長者如廁負擔,於是隔年核定預算,補助花東2縣經濟弱勢原民家庭的廁所設施,截至今年已花蓮完成200戶,台東168戶。
夷將說,原民會為延續照護花東弱勢長者,今年獲行政院5700萬元經費挹注,即起至明年底,將補助戶數花東兩縣各350戶改善廁所設施,申請條件為,戶內須有年滿55歲以上具原民身份的長者,限領有中低收入戶證明,補助項目分為蹲式改坐式,更換坐式及增設廁所,其中前兩項的金額為本島5萬、蘭嶼8萬,後者則是本島15萬,蘭嶼23萬。他解釋,因蘭嶼屬離島,廠商需搭船或飛機才能前往施作,因此補助金額較本島高。
夷將接著說,第一期改善計畫受補助的弱勢族人因需先墊款施作,不僅不便民,還會造成短期負擔,因此第二期便改為,只要申請廁所改善補助的族人,款項經核定後會透過家戶直接給施作廠商;另針對獨居長者或者不知申請辦法者,原民會除藉文健站宣導,亦會請文健站照服員、社工、村里長及民代等,主動協助符合申請資格的族人提出申請,能讓長者獲得最好的協助。
受惠的陳阿嬤感謝原民會對族人的協助,不僅是文健站照護長者們的健康,廁所改善讓長輩如廁更加安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