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年2月起要補助私立大學學生學費每人每年至少2.5萬元,私大校長表示,這可減緩學生負擔,有助於私校招生。而台大校長陳文章則表示,他們現在每年經費只能跟大陸貴州大學比,教育部如要提升台灣高教競爭力,應挹注更多高教資源且讓大學漲學雜費。
教育部今天在台中靜宜大學召開「大學校院教務、校務主管聯席」會議,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從112年到116年,總經費達970億元,比第一期增加132億元,而今年是第一年,核定經費和去年差不多,但明年起會增加,「會讓大家有感。」
原本今年4月起,大學電費要調漲17%,調幅比百貨公司還要高。朱俊彰表示,教育部和經濟部協調後,這一波大學電費不調漲,大學的財務壓力可以減輕一些。
朱俊彰同時表示,明年2月起要補助私立大學學生每人每年至少2.5萬元學費,同時增加弱勢補助及調整就學貸款緩繳本息門檻。對此,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代替私校學生向教育部感謝,因為學生讀私校的壓力減少,也有助於私校招生。
不過何明果表示,私校學生的學費壓力減少,但學校的整體收入並沒有增加,因此他仍請教育部繼續挹注更多的高教資源,並讓大學調漲學雜費。許多大學上次調漲學雜費是在基本工資1萬5840元時,現在基本工資都達2萬6400元了,物價膨脹也很厲害,大學卻不能調漲學雜費,發展受限。
陳文章則說,早年台大的經費是跟大陸清華大學比,但現在清大每年經費是1600億元,是台大200億元的8倍。跟大陸清大沒得比,之後台大跟蘭州大學比,不久又被比下去,現在只能跟貴州大學比。
陳文章說,台大每年200億經費中,僅有約20多億是來自學費,實在太少。因此他主張,在考慮經濟成長率及弱勢照顧的前提下,應該讓大學調漲學雜費。
陳文章同時指出,沒有好人才,台灣的國際地位將會往下降,因此教育部應該挹注更多資源在教育上,他認為政府前瞻計畫中,應有人才培育政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