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66歲張先生日前從集集鎮騎機車至南投市訪友,由於當時正值中午時段,烈日曝曬造成他熱昏自撞路旁車輛,所幸民眾發現將他送醫,到院時體溫近41度是熱中暑,入住加護病房治療後已出院返家。衛福部南投醫院提醒,夏天避免非必要戶外活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預防熱傷害。
台灣夏季太陽毒辣,平地氣溫約為33至35度,中央氣象局近期更發布「高溫警戒」,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高雄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機率。日前就有66歲張先生騎機車訪友途中中暑,疑熱昏了撞路邊停放汽車送醫。
南投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黃重文表示,張先生除了車禍導致身體多處撕裂傷外,到院時體溫逼近41度,心跳快、意識混亂,經檢查血中尿氮增加、鉀離子偏低、肌酸磷化脢(CPK)上升,診斷為熱中暑,住院期間給予輸液治療積極降溫,嚴密監控心律及呼吸狀況,調整電解質,症狀獲得緩解,已出院返家休養。
黃重文提醒,台灣夏季高溫、高濕度的氣候,使人體難以有效散熱,該患者長時間在大太陽下騎車,安全帽散熱不易,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和鹽分,若身體機能失常,就可能出現發燒、心跳加快、頭暈、頭痛、疲倦、噁心、嘔吐、無力、暈厥等熱傷害症狀,若出現熱傷害症狀,應在陰涼處休息讓身體降溫,補充水分以及鹽分,若症狀未緩解,應儘速就醫。
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提醒,夏天外出工作或活動時,應避開中午最熱時段。而老年人、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患者等高危險群,平時盡量穿著輕便、易於散熱的衣物,應適時的補充水分以及鹽分,並且適當的休息,預防熱衰竭甚至中暑的狀況發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