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南澳鄉今(6日)成立首家「泰雅族原住民林業暨勞動合作社」,縣府與林務局羅東林管處極力推廣地方產業、提升部落經濟,朝向永續發展、守護山林、產銷合作為目標,共同簽署林業合作夥伴關係。縣長林姿妙說,透過合作社管銷平台,打造段木香菇品牌,爭取更多工作機會,讓部落青年返鄉就業。
南澳鄉長久以來就以香氣濃郁的段木香菇聞名,菇農參與地下經濟段木香菇種植,雖可創造林農短期附加收益,但菇農單打獨鬥相當艱辛,縣府輔導原鄉部落成立合作社,未來可透過合作社管銷平台,創造部落產銷經濟,增加地方收入,朝向永續經營為目標。
今縣長林姿妙、羅東林管處長蕭崇仁、南澳鄉長李勝雄、鄉民代表會主席李元亮及縣議員游吉祥等人皆到場共襄盛舉,其原住民合作社理事主席高勇偉與蕭崇仁在部落長者與林姿妙的見證下,共同簽下合作夥伴宣言,宣示雙方共同守護南澳鄉的山林資源。
林姿妙說,南澳鄉好山好水好環境,地方較偏遠,中央地方都很重視原住民,農民種植段木香菇及木耳非常辛苦,期盼透過合作社的行銷,讓觀光、美食、生態、環境,甚至原住民生活起居都一併關心,縣府及議會必全力支持,一起努力拚出宜蘭的好生活。
蕭崇仁指出,南澳鄉香菇產銷班於2021年成立,林管處不遺餘力協助規畫與投入資源,期盼未來有更多產業可以跟合作社合作,不論是機具的輔助、教育訓練、產業升級等,全力輔助朝多元永續發展方向邁進。
高勇偉說明,藉由合作社平台發展林業及林下經濟段木香菇,才能讓菇農永續生產,並積極取得更多公務機關勞務契約標案,增加族人工作機會及收入,還有落實全鄉長者的照顧服務,及推廣部落全面族語化。他說,早期南澳鄉段木香菇為全國產量第一名輸出鄉鎮,現在因木頭跟菌種不好取得,僅剩3至5公噸。
高勇偉表示,期盼合作社成立及輔導方案計畫,讓菇農在木材取得上更容易,21位產銷班員跟族人在鄉內的土地能充分利用,持續種樹造林、砍樹、種香菇、產生肥料,成一個循環性,相信在各界全力支援下,一定能回復到1971年時期的榮景,香菇產量目標為100公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