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台北醫院近期接獲家長帶著5歲兒童求診,家長表示孩子走路搖晃,站立時沒看到足弓,懷疑是扁平足。復健科醫師黃尚阡表示,兒童足弓約在2到6歲開始發育,最晚10歲前發育完成,過程中可以多觀察兒童的平衡與行動力,多使用環境刺激、安排足部訓練,都能幫助兒童足部肌肉發育、增加足部穩定性,及早發現、即時預防與治療都能降低形成扁平足的機率。
黃尚阡說明,功能性扁平足是一種足部結構異常的狀態,例如足弓處過度平坦或是過度降低,使足部失去避震功能、腳承受過多壓力,造成足部不適、疼痛,使走路步態不穩、影響行動能力、無法順利進行喜歡的活動或運動,甚或是使運動表現不佳。
因此,黃尚阡提醒家長,兒童足弓約在2到6歲開始發育,最晚10歲前發育完成,平常可多關注兒童的足部健康,若發現足部疼痛、步態不穩或姿勢問題,可在2至6歲的黃金治療期介入治療,透過復健科醫師、治療師評估並安排合適的治療方式,以環境刺激和居家活動訓練,改善功能性扁平。
楊敏君物理治療師楊敏君,建議家長可透增加赤腳時間、多樣化的地面刺激以及進行足部運動訓練等方式,刺激兒童足底部肌肉,幫助肌肉發育、加強足弓發育與增加足部穩定性。
除鼓勵兒童赤腳在室內地板或柔軟踏墊行走,也可帶領兒童赤腳踩踏草地、沙灘、泥土等不同的地面物質和高度;另可將衛生紙或細繩放在兒童前方的地面上,鼓勵及引導兒童以腳趾撿拾衛生紙,或在指定形狀或顏色的障礙物上進行跳躍,又或是帶兒童玩跳繩,以趣味性訓練增加兒童參與動機,藉此鍛鍊增強足部肌肉力量和靈活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