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議員郭建盟23日示警,高雄沿海養殖業養殖面積短短3年,竟大幅減少573.4公頃,相當於4個鹽埕區大小,釀成產銷失衡。(摘自高市議會網站/柯宗緯高雄傳真)
高市議員郭建盟23日示警,高雄沿海養殖業養殖面積短短3年,竟大幅減少573.4公頃,相當於4個鹽埕區大小,釀成產銷失衡。(摘自高市議會網站/柯宗緯高雄傳真)

台南阿堂鹹粥的虱目魚粥價格飆漲,2年內從180元漲到300元,日前引發網路熱議。高市議員郭建盟今(23)日分析背後因素或許與養殖面積銳減有關,像是高雄短短3年內就少了「4個鹽埕區」大小的養殖面積,因此嚴重破壞漁業價格均衡與產業結構。

高市議員郭建盟今質詢引用2022年高雄漁業年報顯示指出,高雄沿海養殖業養殖面積自2019年底3487.91公頃到2022年底降至2914.51公頃,減少573.4公頃,占總面積1/6,相當於4個鹽埕區大小,釀產銷失衡,魚價貴森森回不去。

郭建盟觀察到,產值價格卻逆勢上揚,自2020年谷底新台幣29.95億元成長至39.37億元,增加9.41億元,增幅達31.4%。雖然價格漲,但漁民因養殖量不足,無法多賣獲利,且此一供需失衡,恐因養殖面積減少,難以回復。

對此,高市府海洋局長張漢雄答詢指出,將了解數據概況,提出對策。針對產銷失衡,也會跟漁業署、學者專家定期針對魚種探討,進行失衡預警,若某一魚種多,將勸漁民養殖別的魚種,避免失衡。

海洋局說明,除受氣候影響水情,魚隻成長趨緩,主要為生產成本增加帶動池邊價格,如飼料原物料成本上漲、缺工、人事成本增加、氣候影響等及疫情影響等因素,所產生價格波動。

#高雄 #養殖漁業 #阿堂鹹粥 #虱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