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24日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本命區台南市公布「新住民政策」7大主張,他強調,不僅要讓懷孕新住民全面納健保,也要讓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比照外配由6年改4年,並檢討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制度、成立移民委員會、推動新住民基本法,為「新住民顧健康、護權益」,讓台灣移民政策從「家」的概念再出發。
侯友宜上午在東區德光里活動中心發表新住民政策時,現場湧入數以百計的新住民支持者,許多人都穿著母國的服飾出席,並爭相與侯友宜合影,氣氛十分熱烈。
侯友宜提出的「新住民政策」7大主張,分別為:懷孕新住民全面納健保;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比照外配,由6年改4年;檢討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制度;建立全國通譯平台;設立新住民語言中心;打造就業平權環境,放寬證照考試資格、開設高階職訓班;成立移民委員會、推動新住民基本法等。
侯友宜指出,目前懷孕新住民尚未全面納入健保,除了受僱者外,必須持有居留證滿 6 個月才可以參加全民健保。現在政府只提供產檢補助,新住民媽媽因為沒有健保須支付昂貴的醫藥費,造成媽媽、寶寶的健康無法受到保障。他當選總統後,一定會積極修法,讓新住民媽媽不必再等6個月。
侯友宜還說,當選後會推動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比照外籍配偶,由6年改4年。不論是大陸或其他國家因為結婚來台灣生活的配偶,都是台灣的新住民、新家人,政府應該一律平等看待,不能歧視任何一個人。
此外,許多新住民家庭都曾經陳情,指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問的問題太隱私,連夫妻閨房、岳父生日都要回答;如果面談不通過,就不能來台。但時代改變,不能「一邊高喊新南向,一邊又擋人婚姻」,未來他會檢討改革婚姻移民境外面談制度。
侯友宜還以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內的語言隔閡為例指出,他要統整政府與社會資源,建立全國性的通譯平台,針對司法、醫療、勞資爭議等提供通譯服務,讓新住民有需要的時候,能即時提供現場或是遠距的通譯服務,幫助大家避免因為語言產生誤會,造成權益受損問題。
侯友宜認為,很多新住民來到台灣學中文時,不喜歡「識字班」這個說法,不是不識字,只是想學中文,因此他會設立新住民語言中心,強化中文學習網絡,還會開設閩南、客家、原住民語言專班;語言中心也將是培力新二代和新南向語言人才,成為台灣邁向國際的新動力。
侯友宜更強調,他會打造就業平權環境,放寬證照考試資格、開設高階職訓班,並成立移民委員會、推動新住民基本法,讓移民委員會照顧每個移民家庭的醫療、經濟與發展,幫助大家在台灣花開結果、展翅翱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