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鳳林鎮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日治時期臺灣重要林場,見證林業發展最生動的活歷史,現仍保存珍貴日式宿舍建築聚落,平均年遊客量達30萬人次。農業部林業署3年來投入近3億整修,利用昔日林業工具作為素材,打造令人讚嘆的大型機械昆蟲等裝置藝術品,令遊客印象深刻!即將進入第二期景觀工程,預計年底完成,將是花蓮另一絕美的人文景觀場域。
林田山是台灣林木伐採利用的第4個林場,前有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1960年代的伐木高峰期,林田山林場發展成一處擁有百餘幢房舍的聚落,人口超過2000人,熱鬧繁華,可說是中央山脈東側最閃耀的林業小城。
1980年代後期終止伐木,林田山林場改設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2006年花蓮縣政府文化局依文資法登錄為「聚落建築群」,為全台唯一的林業聚落。
林業署花蓮分署表示,為保存園區的歷史建物,行政院核定3億元,2021起預計3年時間,以「林場聚落再現」為發展定位,保存林業文化聚落,逐年修復及呈現亮點,包括機關車修復、林業文物展示館翻新、原子炭工廠修復及周邊景觀工程等。
花蓮分署科長陳靜儀表示,包括景觀工程分三期施工、房舍整修則二期施作,第一分期工程已經完成,在整修過程中,發現昔日留下許多林業工具,可作為裝置藝術元素,透過藝術家以精湛技藝,利用這些素材,創作出令人讚嘆的大型機械昆蟲裝置藝術品,有獨角仙、鍬形蟲等,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花蓮分署表示,現進行景觀工程第二分期,園區內將有部分區域受影響,包括參觀主動線林森路99巷和生活廣場周邊,不便之處還請遊客理解和支持,因之前颱風致工程有稍延宕。預計年底完工。盼透過聚落活化、部落社區合作及居民與花蓮分署共管共榮方式,留下林場昔日生活景緻,打造具濃厚歷史氛圍的體驗型園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