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石化後,大陸商務部今又研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獲下一波中止產業名單,包括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囊括面更大。對此經濟部抨擊陸方介選動機更加明顯,而以今年前11個月來看,紡織業對中出口已減半為17%、機械業、汽車零組件業也都降低,後續將盤點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升級與分散市場。
經濟部表示,由於中國在特定產業上擴產,以致於產能過剩,或是其經濟復甦腳步趨緩等因素,2023年早收清單項目出口中國的金額,本就已降低到約150億美金,跟ECFA生效之前相近。
跟2010年相比,2023年1-11月時,紡織業對中國的出口已從35%減半為17%,機械業也下降11個百分點成為24.5%,汽車零組件業也從11.4%降到6.8%,市場主要轉移到歐美、印度、越南及新南向市場。
但該部仍強調,會做好因應經濟脅迫的準備,也盤點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升級與分散市場,管理與避免經濟脅迫的風險。
經濟部指出,我方從不迴避在WTO下協商。但也認為經貿往來不應該變成政治工具,中國近年來屢次以經濟脅迫方式影響其他國家,包括日本、挪威、韓國、加拿大、立陶宛、澳洲等等,不同國家跟企業都曾遇到中國的經濟脅迫手段,此刻正值我方大選之前,介入選舉、影響台灣的政治動機更加明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