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體大與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調查近5年全國5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情況,在2022年底於全球57個國家參與的全球兒童健康聯盟(Active Health Kids Global Alliance),顯示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的總體身體活動量為「F」不及格等級,靜態行為過多,政府與學校雖投入資源,用以提升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結果卻不顯著。
為喚醒國人對兒少身體活動與健康的意識,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副校長張振崗,及中興大學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巫錦霖帶領團隊,於2018年首度發表台灣兒少身體活動報告書,18日發表第2次台灣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報告書,內容包括11個評估指標,收集2017到2021年期間,全國5到17歲兒童與青少年身體活動資料,進行評比。
評比結果顯示,「身體活動量」與2018年相同均為「F」,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每日運動60分鐘建議量20%;「靜態行為」2018年為「C-」2022年為「D+」,從46%到40%微降到39%到34%;「學校」與「社區與環境」運動提倡指標從「B+」到「A-」。結果顯示,雖然在政府和學校實施各種政策與投入許多資源,改善社區與環境,以提升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但是結果並不顯著。
在57個參與國家的評估報告中顯示,各國兒童及青少年的總體身體活動量普遍不足,包含台灣共有10個國家評定等級為F的不及格,其中亞洲國家台灣、印尼、菲律賓、越南更佔了4個,評比中僅斯洛維尼亞與芬蘭評為A-,其餘國家均為B-以下,且多評定為為D-到D+。
研究團隊認為,需在學校之外提供更多身體活動機會,例如各種動態的遊戲、運動社團與運動俱樂部,以彌補學校運動團隊的不足,未來研究需要更進一步探討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動態遊戲等活動,對於促進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影響,也希望政府可釋出最新的體適能檢測詳細結果,探討我國兒童及青少年體適能與各國間的差異。
中興大學校長詹富智表示,促進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體活動為奠定日後健康活躍的生活的基礎,不僅可以促進全民健康,更可減少未來國家醫療的支出,此次兩校共同研究成果,希望喚醒國人對於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的重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