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將至,海洋委員會為防制非洲豬瘟入侵,主委管碧玲於1月29日到金門視察小三通安檢作業,並走訪各地海巡隊叮囑春節期間勤務不放鬆。
海巡署防制非洲豬瘟6年來,針對小三通攜帶肉品檢查、海上豬屍漂流打撈、灘岸擱淺肉品、豬屍巡查及海上肉品走私等勤務嚴加防範,總共處置181件,其中18件檢驗為陽性。
管碧玲表示,除了去年19件案例全部都是陰性之外,每年都有陽性反應個案,顯見滴水不漏的勤務目標非常重要。另相較於近期國際間非洲豬瘟疫情再起,可見台灣防疫有成,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事,海巡署與各單位共同努力的成果,值得珍惜肯定!
海委會說,對於近期國際間非洲豬瘟疫情再起海漂豬屍時有所見,金、馬海域猶多,管碧玲就任以來特別指導海巡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依據海巡署近5年於全台應處海漂豬屍體案件及地點,由國海院模擬推算與分析來源,以防杜因染疫死亡之豬隻藉由「海漂」方式將非洲豬瘟疫情傳播入境。
海巡署另指出,由於海漂豬屍時有所見,金、馬海域猶多,為防杜染疫死亡豬隻以海漂方式將疫情傳播至國境內,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就任以後,特別指導該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依據近五年於全台應處海漂豬屍體案件及地點,由國海院模擬推算與分析來源,以防杜因染疫死亡之豬隻藉由「海漂」此特殊方式,將非洲豬瘟疫情傳播入境。
根據海巡署統計,自2018年12月迄今於全台應處海漂豬屍體案件共計155案,每年約有1-3件呈陽型反應,去年19件則皆為陰性。就各地區發現海漂豬屍體數量分析,以金門69件最多,其次是中部海岸及宜蘭地區皆為17件,馬祖地區12件以及西北部海岸9件,其餘縣市不超過5件。若以案件發現時間進行月份統計,以春末夏初期間53件最多,冬季期間37件次之。
海巡署說明,這些案例經國海院以「蒙地卡羅的隨機軌跡追蹤模型」與「台灣周遭海域歷史海洋數值模擬數據」,進行岸際豬屍體來源模擬推算與分析,發現金馬岸際案件來源應為大陸沿海地區,澎湖岸際案件來源除本地之外,亦有可能來自台灣西南部嘉義至台南沿岸。而本島岸際案件受台灣近岸潮流影響,其來源應該都是本島沿岸。管碧玲表示,由於台灣海域調查的密度問題,海流模擬難免有誤差,但是模擬結果只要掌握研析比對的方法論,仍然有助於防疫的參考。
海巡署最後強調,為防堵非洲豬瘟入侵,在海委會政策指導下,全天候不間斷實施岸際及海域巡查,並結合國海院透過現場實驗與海域水文觀測及海上漂流物模擬與追蹤量能,全力防堵疫病入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