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文學館(台文館)近年致力於將台灣文學輸出國際,也積極將世界文學輸入台灣。新的一年與位於台北的據點——台灣文學基地,準備推出多項展覽及活動。此外,台文館的第二個台北據點現正修復中,預計2025年上半年開館,未來將作為國際交流基地。

呼應台南400年,台文館將展出首次來台的鄭經1664年親筆書信手稿,手稿是由去年簽署MOU的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出借,台文館館長林巾力介紹指出,鄭經其實擅長詩賦,歷史上多知道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但事實上荷蘭人在台灣沿海騷擾不斷,鄭經繼承了鄭成功官職頭銜自稱「招討大將軍世子」,在《嗣封世子箚致荷蘭出海王》的信中,可看出鄭經的文采及政治手腕。

鄭經在信中既希望荷蘭出海王不要再擾民,也希望荷蘭人不要與清廷結盟,因此一方面語帶威脅勿再起爭戰,一方便送上禮品表示誠意,有趣的是當時的禮品清單多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絲綢,但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紅柑。

致力將台灣文學輸出,今年捷克「作家閱讀月」以台灣為主題國,台文館也將安排31位跨世代台灣作家前往捷克及斯洛伐克巡迴,與31位當地作家出席朗讀與座談會;4月23的世界閱讀日,台文館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合作在該校圖書館舉辦「台灣周」活動,透過性別文學、飲食文學、自然書寫等主題,向西班牙讀者推介台灣文學。

呼應巴黎奧運,台文館也將推出「運動文學特展」,讓觀眾了解現代運動在台灣文學的發展,也了解運動不單只是身體活動,還牽涉國族、社會等多元可能;台文館在台北的據點「台灣文學基地」也持續進行作家駐村計畫,此外原糧食局倉庫現正修復中,將成為國際交流基地,預計2025年上半年開館。

#台文館 #台灣文學 #鄭經 #荷蘭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