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治療服務有別於其他醫療門診,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需要穩定配合醫師才能進行治療。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政策推廣大使楊寶楨1日宣布推出「基隆市特殊需求者牙科醫療服務提升計畫」,預計投入1600萬元,讓在地醫師也能提供麻醉及相關設施診療。張賢政強調,該政策將於本月開議期間提出,期望能獲得議員支持,改善基隆市特殊需求者的牙科醫療服務。
楊寶楨表示,雖然基隆市的牙科資源能滿足大多數市民的基本需求,但對於有特殊條件的市民來說,仍需更多人性化的考量,此計畫涵蓋牙科設施的升級、專業醫護人力的支持,並將設有專職人員協調服務和進行機構的口腔衛生訪視。將向議會提出「特殊需求者牙醫服務計畫」,在基隆就近進行特殊牙科的醫療服務,預計第一年投入1600萬元經費,後續還會逐年推動。
衛生局長張賢政表示,基隆市在提供特殊牙醫服務面臨諸多挑戰,如設備和空間的限制,以及專業人力的不足。因此計畫內容將強化特殊牙醫診療設施設備、補助專業人力服務費用、專聘服務個案轉介聯繫溝通、外展協助住宿式機構住民口腔衛生訪視、專聘顧問團隊輔導與醫療學習。希望通過這項計畫強化本地牙科診療的服務,滿足特殊需求者的醫療需求。
張賢政強調,在本月議會開議期間就會審理相關預算,希望議會能支持,讓未來在7月時能夠順利上路。張補充,若基隆未找到合適配合的醫院前,也會跟雙北相關的醫療機構合作,透過醫療的「綠色通道」轉介,讓有需求的患者先行治療。
特殊教育學校家長會副會長彭芬蓮也分享艱辛心路歷程,她指出,許多特需家長們為了尋求適當的牙科治療,頻繁往返於基隆和台北之間,這不僅增加了家庭照顧的負擔,也對患者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特殊教育學生對牙科治療中的一些常見環境,如牙科鑽聲,可能感到特別恐懼,因此這些診室需要裝備舒眠麻醉等專業設施。
基隆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蔡志明表示,往年重點多在幼兒健康的教育,今年市長謝國樑特別委請牙醫師公會在特需方面努力,將會全力配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