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宏大願景持續吸引市場目光,尤其是人形機器人Optimus與無人計程車(Robotaxi)計畫。然而,儘管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聲稱,Optimus業務的價值未來可能占公司市值高達80%,但分析師卻警告,這些項目目前「幾乎沒有收入」,估值仍屬「零」。

特斯拉AI夢瓶頸

Truist Securities分析師史坦(William Stein)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特斯拉的AI布局確實代表未來方向,但目前仍屬未驗證階段。他坦言,「我們仍然認為,特斯拉未來,甚至現在的絕大部分價值在於AI技術的發展,但所有這些項目目前仍缺乏充分驗證。」因此,他維持對該股的「持有」評級。

根據史坦估算,特斯拉估值中僅約22%與現有的汽車及能源業務有直接關聯,而投資人關注的AI產品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實際營收貢獻有限。

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FSD)輔助系統,是其打造無人計程車服務的核心。但截至去年10月,美國僅有約12%的特斯拉車主啟用此服務。該服務需一次性支付8000美元(約新台幣25萬元),或選擇每月支付99美元(約新台幣3102元)。

儘管特斯拉強調,FSD能比人工駕駛更安全,但美國監管單位已多次對該技術展開調查,並有指控特斯拉誇大軟體能力的訴訟。Truist近期自行測試後發現,FSD仍未達預期表現,雖然特斯拉持續改良,但史坦指出,要想真正推動自動叫車服務,該軟體必須「完美無缺」運作。

目前,特斯拉僅在德州奧斯汀與加州舊金山灣區有限運行無人計程車服務,由配備FSD的Model Y SUV搭配安全駕駛員監控。馬斯克計畫年底前將車隊擴大至至少,500輛,並推向另外5個美國城市,未來更打算以專屬「Cybercab」取代現有SUV,預定明年4月量產。

不過,史坦認為,監管審批仍是主要障礙,各州政策不同,推進速度可能受限。特斯拉同時還面臨Waymo等競爭對手的壓力,市場進展難以預測。

人形機器人仍屬概念階段

除自動駕駛外,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同樣是外界關注焦點。馬斯克曾表示,這項業務未來可能占特斯拉總價值的80%,甚至能「消除貧困」。特斯拉計畫將此產品應用於商業與家庭用途,並預告2026年初推出第三代機器人,預定明年底開始量產。

但史坦提醒投資人,目前該項目仍無任何營收貢獻。他在報告中指出,如果最終Optimus能成為集人類靈巧與超人智慧於一身的通用機器人,理論上來說,每年以3萬美元(約新台幣94萬元)售出數百萬台的想法並非不可能,但是其當前收入「這個數字是零」。

AI願景仍待兌現

據Truist的分析,特斯拉現階段的核心價值仍集中於汽車與能源事業,儘管對特斯拉而言,AI確實是未來的故事,但這個故事何時兌現,仍是市場最大的問號。因此在此之前,投資人需更謹慎看待特斯拉的股價波動。

儘管特斯拉股東日前通過馬斯克高達1兆美元的薪酬方案,消除其可能離職的不確定性,Truist仍維持特斯拉406美元的目標價,相較周三收盤價430.60美元,預示約6%的下行空間。

#特斯拉 #AI #Optimus #馬斯克 #F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