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鳳梨於4月進入盛產季,然而今年1-3月天氣偏涼,除了品質不如預期,加上有農友因去年鳳梨價格好使得今年提早催花,各大產區採收期因而相撞,導致量多價跌。農糧署表示,將加大輔導力道,將拓展外銷、擴大內銷及多元化加工產銷調節措施,總目標從3萬6000公噸提高為4萬公噸。
根據農委會統計,今年期鳳梨收穫面積7185公頃,產量預估37萬9425公噸,較去年38萬2953公噸略減1%;今年1月1日起至4月6日鳳梨已外銷8076公噸,其中輸日約占9成,將近7285公噸;1月至今每公斤平均價為19.5元。
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目前高屏產區已採收5成,4月份起雲嘉產區逐漸進入採收期,也是本年度鳳梨量產高峰期,然而今年初氣候偏冷,陽光不足下鳳梨口味偏酸,連帶影響民眾消費,農委會因此加大輔導力道,將拓展外銷、擴大內銷及多元化加工產銷調節措施,總目標從3萬6000公噸提高為4萬公噸。
此外,為改善外銷鳳梨被燻蒸情形,農委會已輔導農友針對蛾類有害生物使用緊急防治用藥,並協助建置果實清潔作業,目前燻蒸率於2月底達高峰約42%降至28%,預計今年外銷量可達2萬公噸,另國內擴大內銷和多元化加工已達近3000公噸,而今年內銷目標為8000公噸。
胡忠一說,另外也獎勵集運費及加工處理費,針對4月盛產期,以每公斤10元以上向產地供應單位收購者,加碼獎勵集運費及加工處理費每公斤至少2元以上,今年加工目標量1萬2000公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