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議員蔡麗青、邱昭勝聽取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意見,商討將滯洪池妥善規畫,爭取成立生態友善園區。(程炳璋攝)
台南市議員蔡麗青、邱昭勝聽取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意見,商討將滯洪池妥善規畫,爭取成立生態友善園區。(程炳璋攝)

台灣歷史博物館旁10公頃的滯洪池有8成面積由台南市工務局管轄,近年發現水雉與環頸雉等2級保育鳥類出沒,台灣歷史博物館更計畫在該處復育螢火蟲推展生態教學與觀光,台南市議員蔡麗青與邱昭勝找來相關單位聯合勘查,促成立台史博館生態友善園區。

台史博館與亞太棒球村的交界處有處10公頃的生態滯洪池,被畫分為台史博館與台南市工務局分別管轄,其中8成面積屬於後者。

這處生態池近年被發現有水雉與環頸雉等2級保育類生態動物出沒。最多曾發現12隻水雉一起出現,生態學者觀察該處已成為10多種一般與稀有鳥類的自然棲地,附近樹林更有1級保育類的草鴞(貓頭鷹)出現。

台史博館認為這處難得的溼地未來可作為生態教學與觀光用途,有生態學者擔心溼地旁的亞太棒球村人為施作工程,會破壞這處自然棲地。

蔡麗青與邱昭勝聯手找來台南市體育局、工務局、水利局、農業局相關單位釐清責任歸屬,研商保留滯洪池周邊綠帶,爭取維持現狀,守護這塊「城市最後淨土」。臺史博館長張隆志、台江文化促進會、台南社大、台南野鳥保護協會及州北里長康瀚仁、東和里長曾靖凱均出席與會。

台江文化促進會總幹事鄭嘉勝表示,台史博與棒球場交界處生態豐富,除有稀有動物如草鴞,還有台灣原生種的植物,例如每年3月盛開的苦楝花,台江最高峰「希望之丘」也在園區內,豐富生態就藏在都市裡,是非常幸福的事,希望這些美好事物可永續下去。

邱昭勝表示從小在附近長大,感受早年的生態因各項開發逐漸受破壞十分可惜,城市進步須注意生態平衡。

蔡麗青表示,這處滯洪池未來爭取微生態園區,將由台南市政府、史博館與民間的力量,3方共同繼續維護,提升社區環境品質,實現大自然就在我們身旁的目標。

#蔡麗青 #台灣歷史博物館 #生態滯洪池 #邱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