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等有助人體健康,但有些人擔心,水果吃太多恐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提供3大吃水果的時機,例如飯前可吃葡萄、蘋果,可增加飽足感;飯後選擇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如木瓜、奇異果等,可幫助消化食物;餐間則建議芭樂等來取代零食,進而降低餐間不必要熱量的攝取。此外,含糖量較高的水果,飯後吃易血糖飆升,糖友要特別注意。
營養彭逸珊在其臉書發文表示,水果若能抓好份量,通常1天2份水果無礙健康。1份大約是芭樂1顆、蘋果1~2顆、或是小番茄20顆左右,簡單而言,就是8分滿飯碗的量。若想避免血糖波動,可挑選低GI(升糖指數)值的水果。
她整理出飯前、飯間、飯後3時段的建議水果,與注意事項:
●飯前吃:可增加飽足感、維生素C吸收效果佳,適合水果如葡萄、蘋果、火龍果等。但要注意,富含單寧酸的水果,可能會刺激胃部,易造成不適感。
●飯後吃:挑選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可幫助食物消化,適合水果如奇異果、木瓜、鳳梨等。但要注意,含糖量較高的水果,飯後吃易血糖飆升,因此糖友要特別注意。
●餐間吃:可取代原本嘴饞會吃的餅乾、零食,相對攝取較少熱量。適合水果如芭樂、聖女番茄、西洋梨等。但要注意,執行低醣飲食、生酮飲食或限制碳水化合物者,要斟酌食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