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鳳梨盛產的季節,近日網傳鳳梨果心較大、果皮有裂痕很可能是打了生長激素,引發民眾擔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訪問農委會專家,指出台灣一年四季都產鳳梨,但炎熱天氣生長速度快,導致夏天鳳梨的果心比較大,至於鳳梨外觀的裂痕跟打生長調節劑(生長激素)也沒有關係,只要環境變化大,例如過度乾燥、高溫等都會造成裂果。

網傳鳳梨果心大是打了生長激素,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是錯誤的。(翻攝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
網傳鳳梨果心大是打了生長激素,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是錯誤的。(翻攝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臉書與抖音上近日流傳一則教大家分辨鳳梨是否有打生長激素的影片,稱「鳳梨心比較大、表皮有裂痕就可能打了生長激素」,經訪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果樹研究室副研究員官青杉,官青杉說,鳳梨果心的大小跟品種特性、生產季節有關,像是台農17號金鑽鳳梨就是大果心的品種;一般而言,水果在天氣熱時生長速度較快,所以夏秋兩季的鳳梨果心就會比冬春時大。

至於鳳梨表皮有裂痕也與使用生長調節劑無關,官青杉表示,只要環境變化大,像是過度乾燥、高溫或雨水過多等,都會造成裂果,因此從果心大小及外皮裂開都無法判斷鳳梨有無使用生長調節劑。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生物藥劑組研究員袁秋英表示,生長調節劑種類很多,例如萘乙酸鈉的確會促進果實肥大、增加果重,但另一種益收生長素可促進開花、催熟,用在鳳梨上並不會讓果心變大,表皮也不會破裂,因此網傳說法不能用來判斷有無使用生長調節劑。且植物體內就有許多生長激素,生長調節劑只是額外加強,在合法合理使用下,不會有藥害問題。

#鳳梨 #生長激素 #果心大 #果皮裂痕 #事實查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