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院長陳建仁日前才表態「下半年不調電價」,但據台灣大學風險中心今天公布的調查指出,為了減少未來的氣候災害損失,逾8成的民眾願意支付更多電價,但多數民眾支持調整電價的幅度以未滿1元至2元為多,41.3%受訪者支持「政府公布分階段調整電價時程」、40.9%支持「電價委員會年定期檢討電價」,有13.6%民眾認為政府應繼續凍漲電價。

但據調查指出,願意多支付的的電價中以「每度多付未滿1元」的32.6%及「每度多付1元至2元」達31.7%,11.6%民眾不願多付;如果在2025電價上漲的情況,有33.3%的民眾願意把電價調整至2.7元至3.0元、26.5%受訪者願意電價調整至3.0元至3.5元,但也有15.4%民眾不願意支付更多。

相較2020年調查有19%民眾拒絕電價調整,今年的調查普遍增加,台灣大學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木興認為,調查顯示要求凍漲的民眾減少,可能是因為最近一次電價調整分產業及民生分階段等,影響一般民眾較小,因此凍漲的民眾減少,調查也顯示所得較低的民眾較不願意支持電價調整,建議應注意能源貧窮等議題。

林木興說,調查較多民眾支持政府分階段調整電價時程及電價委員會每年定期檢討電價,代表民意有預期調整電價,但若未有期程難引導轉型。

調查提及,有76%受訪者願意支持再生能源成為穩定的能源之一,政黨傾向以民進黨及其他小黨為主,不支持再生能源成為穩定能源之一的為在野黨為主;71.7%民眾願意多付點錢改用再能源,政黨傾向則為民進黨及其他小黨,不願意支付則為國民黨為多;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院長杜文苓認為,政黨影響政策傾向等顯著。

此外,調查也詢問近年台灣擔心缺電問題,為強化供電穩定,52.5%民眾支持加速再生能源發展、19.9%支持調整電價至合理價格、18%減少電力使用需求,僅有6.9%使用核電或增加供電來源。

#電價 #民眾 #調整 #調查 #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