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日前正式啟用位在新竹科學園區的全球研發中心,綠色和平表示,隨著研發技術和全球晶片需求持續增長,衍生的電力需求也日益龐大,為維持台積電在蘋果供應鏈競爭力並履行其國際RE100承諾,台積電應積極開發時間較短,且爭議較低的屋頂型太陽光電,才有可能實現目標。
綠色和平今(31)日召開「救救台積綠電荒,社區屋頂成解方!綠色和平全台里長屋頂募集連署正式啟動」記者會。
綠色和平指出,今年6月台積電公布2022年度永續報告書,揭露其在2021年至2022年之間,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僅從9.2%上升至10.4%,能源轉型進度相當緩慢,台積電劉德音董事長更是在近期對政府喊話,擔憂臺灣再生能源發展速度趕不上台積電需求。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經理陳詠仁指出,如果台積電要達成2050年RE100目標,甚至加速在2030年提前淨零,台積電必須學習國際企業主動投入綠電自發自用,現在就應該展開積極行動,將開發時間較短且爭議較低的屋頂型太陽光電納入解方,才有可能實現。
綠色和平在2023年5月之間委託循證民調公司,針對台積電已設廠或規劃設廠的縣市,年滿20歲民眾進行電話民調,完成2001份有效樣本。
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民眾支持半導體企業應積極發展屋頂光電,且超過4成6的民眾願意提供屋頂給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做屋頂光電開發。綠色和平據此民調結果進一步針對台積電中科園區周邊里區進行里長訪談,至今已累積25位里長簽訂連署書,表示願意帶頭將社區的閒置屋頂提供給台積電建置屋頂光電設備。
已簽署里的屋頂總面積加起來超過900公頃,相當於455個臺北小巨蛋,潛力裝置容量更高達900MW(兆瓦),年發綠電量大約10億度。若這些潛力發電量全數開發,將可讓台積電綠電占比提升至15%。
台灣太陽能光電產業協會常務理事陳坤宏表示,現在台灣許多光電商已開始在地方行政單位協力下,共同開發社區屋頂光電,並透過三轉一讓在地企業能有明確的購買綠電窗口。台積電現在面對缺綠電的窘境,更應該積極參照此作法,將鄰里社區的綠能資源聚沙成塔,主動去尋找更多可發展再生能源的社區屋頂。
台中市潭陽里里長楊仲傑表示,雖然會考量例如屋頂蓋太陽能板的安全性、施工品質、後續維修等,但若台積電未來能夠親自開說明會來做社會溝通,那對很多里民來說都非常有吸引力,也讓人安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