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東區建功高中旁緊鄰公道五與建新路的2.4公頃閒置土地下,有4座地下油槽,但未來建功高中擴校恐面臨存廢問題,包括學者、市議員及地方文史工作者盼保存,8月11日即將進行文化資產審議,關心新竹市文化發展的竹掃把行動聯盟號召民眾參與論壇,關注地下油庫保存問題。

新竹地下油庫位於公道五路與建新路交叉口,共有4座直徑33公尺高度7.5公尺之鋼質筒形油槽,原址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輕質油槽,戰後由軍方提供土地,中油公司負責興建輸儲設備,2005年管理權改為市府,地目為公園用地,現況為閒置,目前外觀呈現林木密布。

今年2月24日有民眾提報4座既有油庫登錄為歷史建築,新竹市文化局4月6日邀集委員現勘並簡易文資價值評估,初步決議認具歷史產業發展、環境教育及文化資產價值,予以列冊追蹤,8月11日將提請文資審議大會審查。

竹掃把行動聯盟指出,六燃「地下油庫」有4座油槽,油庫外部掩體攀附大量植栽,除具備戰爭遺產特質,更是都市中少有的綠島,從外部進入地下油庫本體,由數十根H型鋼梁支撐近7公尺高的儲油空間,營造出獨特氛圍。

竹掃把行動聯盟也提出5大主張,堅決主張保存兼具故事性、歷史性、稀有性的新竹六燃地區4座地下油庫;新竹科技產業發展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下油庫作為戰略用途的興建,見證了二戰前後的歷史,現在更是新竹市難得的工業遺址。

尤其,地下油庫上方有大量綠意,在熱島效應日漸嚴重的今日,更顯珍貴;保存成為公共性的展覽演出埸所,地下油庫符合成為展演空間需求;且存在超過半世紀的輕質油料油槽,只有油氣揮發問題,沒有土壤污染問題。

市府在7月18日已舉行公展說明會,竹掃把行動聯盟也呼籲,民眾參與8月5日舉辦的「地下油庫活化再利用論壇」,並指這件事攸關建功中學,應為現成教材之一,讓師生們參觀現場且表達意見。

#新竹市 #油槽 #地下油庫 #熱島效應 #竹掃把行動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