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兒童小蔓近日突高燒3天,不僅咳嗽、流鼻水,還有雙眼結膜發炎及雙側扁桃腺腫脹合併化膿,就醫發現感染腺病毒,醫師推測恐是小蔓曾去泳池玩水所致,幸經5天治療恢復;醫師提醒,夏日戲水是不錯的消暑選擇,不過兒童、孕婦等易因戲水染病,需多注意。
炎炎夏日,不少民眾會帶領孩子玩水消暑。大里仁愛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曾文禹指出,無論是游泳池、溫泉、三溫暖、海邊、溪流、湖畔、噴水池,只要是玩水的地方,若水源遭到汙染都可能染病,感染方式包括吞入、接觸或是吸入被微生物汙染的水或是飛沫。其中,兒童、孕婦、免疫缺乏或是有慢性肝病的病人特別容易因為戲水而染病。
「預防勝於治療」他提出7個避免被傳染的重點:罹患腸胃炎或2周內有腸胃炎症狀者請勿水;盡量避免飲入或吸入戲水區域的水;避免在戲水區域更換尿布;在下水與離開戲水區域時,徹底用水與肥皂清洗身體;避免在不乾淨或是未清潔的區域戲水;勿將傷口暴露在水中;游泳、戲水後記得清潔耳朵。
曾文禹說明,腺病毒的潛伏期約2至14天,感染高燒可長達5至7天。其他玩水常見病毒還有大腸桿菌、腸病毒、諾羅病毒、A型肝炎等;若到山上或是海邊更要小心痢疾、阿米巴原蟲、海洋弧菌等凶猛病原體的感染。
他表示,若不幸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常見症狀包括腹瀉、肚子痛、嘔吐等,也可能出現皮膚疹、耳朵痛、咳嗽及眼睛痛。若是在戲水後出現任何不適症狀,請盡速就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