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化,預防頻繁的短時強降雨,新北市水利局建置117支淹水感應器,讓監測到的淹水深度能第一時間回傳智慧防汛平台,並完整記錄積淹水水位,讓防災人員了解雨水下水道排水系統是否正常發揮,縮短1至2小時的應變時間,強化積淹水的預防與處理。
這117支淹水感應器目前安裝在各區重要的積淹水熱點,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這些感測器具備自動連續監測的特性,在積水達5公分時,便會與智慧防汛平台整合發送推播訊息,之後每分鐘自動更新積水深度,後續積水達10公分時再推播,讓防汛人員只要透過智慧型手機就可以即時掌握積淹水的最新情況,取代以往必須透過人力來巡查。
宋德仁指出,6月底發生的幾場強降雨,都具有延時縮短、區域集中的特性,特別是延時縮短,若換算成時雨量都是破百毫米等級,遠超過道路側溝及雨水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因此只要排水系統正常發揮,路面暫時的積水屬於正常排水歷程,在10至20分鐘內便能完成退水。
所以6月30日下午發生在三重的強降雨,因為有淹水感測器的建置,在下午4時許雨停後,因有樹葉堵住進水格柵,導致上游的重安街13巷內積水遲遲未退,防汛人員收到訊息後,能夠即時請巡查人員到場排除積淹水的情形。
水利局表示,因氣候型態轉變,瞬間降雨都有可能致災,必須化被動為主動,建立最完整的防汛機制,朝「不怕水淹、與水共存」的方向努力,擁有迅速復原的能力,不僅讓淹水範圍變小,也縮短時間,降低短延時強降雨所帶來的威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