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雄性穿山甲「士林」最初被遊蕩犬隻咬傷入園急救,由於少了外肢和尾巴無法在野外生存,最終由動物園收容過著安穩的生活,更在今年7月與雌性穿山甲「枇杷膏」生下寶寶「膏夏」。園方表示,膏夏出生後兩天身形變得圓滾,看似纖瘦,其實體重達到高標,目前正在媽媽照顧下穩定成長。
士林是2020年在士林區被發現,因外傷嚴重被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救傷中心急救的穿山甲。動物園長諶亦聰表示,經獸醫檢查,士林受遊蕩犬隻咬傷,右後肢及尾椎開放性骨折,且有組織壞死等情形,獸醫只能緊急幫牠截肢,以求保住性命。
諶亦聰指出,由於動物口腔存有相當多細菌,士林的傷口經常反覆發炎、潰爛,只能讓獸醫不斷清創。歷經近30次醫療及保育員照顧下,士林慢慢恢復健康。然而,少了後肢和尾巴的穿山甲難以在野外生存,經獸醫評估,不適合野放後收容在動物園。
動物園表示,士林雖然在野外失去牠的角色和位置,如今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支持動物園推動的「域外保育計畫」下重生,也有機會繁衍後代留下牠的寶貴基因。
園方也提到,士林的經歷正是野外台灣穿山甲面臨的嚴重威脅,根據農業部2022年統計,台灣的遊蕩犬隻已近16萬隻,可是多數被遊蕩犬咬傷的穿山甲,未必能幸運進入救傷體系,牠們得帶著疼痛的傷口繼續在野外嚴峻環境下勉強求生存,甚至因傷勢過重而死亡,鑑於犬隻攻擊事件不斷上升,令人擔憂原生物種的生存處境。
動物園呼籲民眾,不棄養、不餵食遊蕩貓狗,避免間接促進族群擴張,出門牽繫繩保護野生動物也保護我們的伴侶動物,讓穿山甲和許多野生動物們都能安居在屬於牠們的土地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