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預計今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位市民就有1位65歲以上。基隆市政府23日舉行「基隆有愛城市創新工作坊」,邀集長照機構與專家學者以「世界咖啡館」的逐桌討論模式雙向互動,並討論解方。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基隆照護資源短缺、量能不足,希望透過工作坊來了解業者遭遇之問題,政府又能提供什麼樣的幫助,讓基隆長照做得更好。
基市府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基隆市65歲以上長者已占全市人口19.72%,即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建構有愛共融的創新整合式長照服務環境為市府重要施政目標。
因此,本次工作坊邀請基隆在地居家式、社區式、機構住宿式、交通及輔具等多家業者共同出席,並以「世界咖啡館」,也就是擔任各組「桌長」脂專家學者會逐桌討論的雙向互動模式,希望能積極交流,聚焦在服務的困境,幫助市府推行長照能更貼近民意。
謝國樑表示,對於基隆各家機構業者都願意來參與工作坊,感到相當振奮與感謝。謝指出,基隆目前在長照的照護資源短缺、照護量能不足、照護的品質也有待提升。謝說他和社會處長楊玉欣在未擔任公職前,都是民間人士,因此有民間的思維,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要透過對話,讓公部門理解業者的困難與需求,看政府未來要如何協助,讓基隆照護工作做得更好。
謝並舉例,在3年前他還沒擔任公職時,就有與脊髓損傷者協會交流,當時他們就反映在基隆搭乘公車很困難,他在那時雖然完全沒有公職,但還是透過社群軟體建立溝通平台,逐步解決輪椅族困境。他也希望未來能成立業者的訊息群組,讓市府能及時瞭解問題並解決。
身兼基隆市高齡社會暨婦幼關懷協會理事長,長期關注長照議題的營養師市議員許睿慈也參與本次工作坊,並與楊玉欣共同探討基隆長照議題。
許表示,很開心社會處舉辦本次工作坊,讓主管機關、專家以及執行長照業務的夥伴們能有個平台做意見交流,共同探討基隆市長照業務所遇到的困境,共同研擬改善的目標與方向。
許強調,基市府做為中央推廣長照業務的執行單位,長照服務涵蓋率及量能的提升絕對須要改善,並希望在量能提升部分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而在長照服務的宣導能更精準有效,提升民眾對長照的認知。市府一定要成為長照業務執行者的後盾,而不只是監督單位,才能共融共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