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法》新法今年3月22日正式上路,為避免青年學子受到菸品危害,台北市衛生局攜手教育局及董氏基金會,規畫台北市校園宣導總動員。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這次活動旨在避免學子在求學階段受到誘惑,增加未來成癮困擾,同時提醒學子修法重點,避免觸法。本次活動還有問卷抽獎活動,最大獎可以把iPad抱回家。

陳彥元指出,本次修法有7大重點,包含全面禁止電子菸及加味菸、管制加熱菸、提高吸菸年齡至20歲、擴大無菸環境、菸盒警示圖文面積擴大至50%及加重對違規菸商裁罰。另外,北市也領先全國訂定《台北市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禁止高中職以下校園周邊50公尺內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加熱菸。

他提到,以往調查發現高中職以下學子接觸菸品比例約為10%,但最近調查發現已降至7至8%,相信未來持續宣導下數據也會下降。

目前台北市高中職以下校園周邊50公尺內包含超商、超市、雜貨店等共113家,衛生局已於6月與相關業者開會溝通,未來也將持續密切宣導店家,共同守護學子健康。

陳彥元強調,新法對違法販售、廣告電子菸等新興菸品裁罰較傳統紙菸重,其中在網路上販賣、廣告電子菸或未經審查合格的加熱菸可處20到100萬元罰鍰,使用者則可處2千至1萬元罰鍰。

教育局專委吳金盛指出,為維護師生健康並了解新興菸品危害,教育局積極入校宣導,並於280所高中職以下校園、9600個班級內張貼「拒菸Jolin」海報,同時鼓勵老師帶領學生掃碼填問卷,參加抽獎。

「抽菸是非黑即白,只有不抽菸才會健康」,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副院長吳岱穎提出世界衛生組織警示表示,菸草公司的目標就是吸引年輕一代對尼古丁上癮。她說,1964年世界首次發表《菸害白皮書》至今,陸續於傳統紙煙內發現93種有害物質,不只對吸菸者造成健康危害,二手菸及三手菸同樣也影響周遭的人。

吳岱穎進一步指出,電子菸雖聲稱能幫助戒菸,但歐盟研究陸續發現電子菸並無想像中美好,澳洲更從市售產品中檢測出高達164種有毒化學物質。另外,電子菸成癮性更高,甚至會影響腦部發育,且也會對肺部造成不可逆傷害,而因為電子菸的門檻效果,電子菸使用者成為傳統紙菸吸食者機會為3至8倍,未來吸食大麻等新興毒品機會也高達3.5倍。

針對加熱菸,她說明菸草公司已經承認自家產品至少含有58種有害物質,她也強調,無論是電子菸或加熱菸,都沒有減少臨床病症的證據,且同樣會產生二手菸及三手菸影響他人。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本次攜手衛生局及教育局等單位,經過專家開會整合後,動員進入校園宣導,掃描「拒菸Jolin」海報上QR Code也能進入問卷抽獎頁面,答題後也會顯示菸害防制相關說明,另外不問答題成績如何,都能參加抽獎,最大獎可獲得1台iPad,活動將進行至11月25日。

本次菸害防制義工也增添生力軍,目前是女團PER6IX成員的紫嫣表示,從小就看到父親戒菸,更曾與他一起到街上發傳單,宣導戒菸。她說,雖然身邊沒有家人朋友使用菸品,但也有看到許多年輕人在使用電子菸或加熱菸等,這些新興菸品看似無害,其實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台北 #衛生局 #董氏基金會 #戒菸 #電子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