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與台積電的競爭近日成為話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認為,即使技術、良率與服務提升,但對台積電都不是威脅。他指出,若能成本不增加,就能夠在美國本地廠區買到我們現在在台灣產出的晶片,何樂不為,這個就是英特爾憑藉的優勢。前海軍艦長呂禮詩指出,台積電強調服務好、技術領先、良率佳、價格好,張忠謀也曾說要當終端客戶價值的提供者,根據張忠謀說的經驗曲線,英特爾要達到這四好還要再七年。
台積電運動會14日登場,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親臨現場,針對媒體提問對美國亞歷桑納新廠的看法,他表示台積電已經跟20幾年前不同,不論人才、資金、技術都強很多,有很好的經驗曲線,相信美國廠會有更好的準備,其美國建廠的夢想也許在今天就能實現。
「我們這樣講,以後歷史上,大加一定會記得蔡英文這一任總統!為什麼這麼說?」呂禮詩16日在《盧秀芳辣晚報》節目表示,我們台灣的核心競爭力,事實上拱手給其他國家的,就是蔡英文總統!「在她手上,什麼都要(指被予取予求)!」
呂禮詩提到,華爾街最著名的分析師楊應超,他在講台積電的事情的時候這麼說:台積電應該要說不!不是美國說什麼,台積電就說yes。
呂禮詩指出,台積電以前強調什麼?服務好、技術領先、良率佳、價格好,提了這四好。自己在念MBA的時候,張忠謀曾說,台積電要變成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叫作「End comsumer provider」,也就是對於終端客戶價值的提供者,所以他才提出這四好。在更之前,他還有一個經驗曲線。
「也就是當產量增加一倍的時候,通常成本會降低2到3成!」呂禮詩強調,我們回頭看英特爾要開始進入、涉足晶圓代工,是七年前,他七年前就有這種「野望」。可是七年之後,他才真正開始進入,那他要怎麼樣才能達到張忠謀所講的經驗曲線?是不是又要再七年才能達到這四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