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澎湖蔚為風氣的大年初二社區娘家宴,自2019年創下共席開1151桌、1萬1510人參與紀錄後,隔年就在澎湖縣長賴峰偉宣布停止補助,加上老人凋零和赴台過年後,不足千桌,接下來再遇上疫情衝擊停辦等,還有年節期間外燴和搭棚師傅難請,盛況每年愈下,今年只剩5村里舉辦,全計364桌。
儘管整個年節,各村里合計僅3640人,還不像往年多集中在大年初二同時舉辦,但數百人以上同時聚在各村里廟口前杯觥交錯,又穿插卡拉OK和摸彩餘興,喜氣洋洋,仍然相當熱鬧。
澎湖娘家宴始於2000年的白沙鄉赤崁村,首創大年初二「牽手回娘家,村民大團圓」共餐活動,往年聲勢也是全澎湖最浩大,席開約150桌之譜,今年是席開136桌。
而受到赤崁社區首開這風氣,20餘年來,澎湖不少社區也跟著在各村里廟前廣場搭棚辦桌,款待回娘家作客的出嫁女兒與夫婿一家大小,讓難得回鄉的遊子和家人團聚,並和兒時好友聚首敘舊,重溫早時點滴的趣事和當年勇,賓主盡歡,還省了下廚辛勞,就有外燴師傅拿手魚菜貫送而至。
最重要的,每桌5千至6千元不等的菜色,基本只對報名家戶酌收一桌3千元,包括差價和其他搭棚、舞台、卡拉OK和彩品等,則由主辦的社區或村里長等發起人各顯神通,對外募款,對象包括鄉市公所、縣政府和各級民代,甚至經營事業有成的仕紳。
不過,近年外燴師傅越來越少,加上過年期間工讀生難請,搭棚師傅也欠缺,有意願在過年接手娘家宴的業者不多。要同時間,料理上千桌的菜色,真的必須集合眾外燴才能成,因此這幾年非但不再集中於大年初二舉辦,今年更是分散從大年初一到初三都有。
像昨天大年初一晚,白沙鄉通樑村就以「圍爐宴」為名席開58桌,原本還選在活動中心旁的碼頭停車場,但因天冷風大,棚子一下就被狂風吹壞,最後改到在著名的通樑大榕樹景點下搭棚開桌。
而除了通樑外,今天大年初二中午白沙鄉赤崁席開136桌、湖西鄉鼎灣村46桌,明天大年初三中午則有湖西鄉青螺村席開24桌,晚上是馬公市山水席開100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