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動52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的晶片法案卡關,就連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坦言有些細節沒辦法接受,還要再跟美方談。近日也傳出劉德音難接受的2大條件,就是早已引起爭議的超額分潤與上繳營業資訊等附帶條件。
超額分潤是指領取晶片法案補助的晶片廠,美國新廠的獲利如果超過原先預期,需要與美國政府分享,此舉目的是政府想確保美國人的納稅錢能被有效利用與回饋,但對企業而言將壓縮獲利空間。
另外,上繳營業機密的條件也讓許多晶片大廠跳腳,鏡周刊報導,半導體業痛批美方吃人夠夠,「一方面要在美國打造半導體聚落,又要廠商提供營業祕密資料,如果美國把台積電商業機密私下交給英特爾,藉此扶植取代,對台積電肯定有影響。」
傳出劉德音就是對這兩項條件有疑慮,才會持續與美方談判,晶片法案主要推動者之一的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執行長John Neuffer等高層,日前更親自來台灣拜訪劉德音,就是為了要說明美方的觀點並釐清雙方立場。
晶片法案引起爭議的附加條件是商務部所定的行政命令,市場持續觀察美方態度是否會鬆動,或者晶片業能找到突圍的辦法,不具名的半導體業主管批評,美政府很少提供補貼,這次看來有點狀況外,「商務部的規劃有點荒謬,先不要說分潤有多難落實,他們竟然覺得業者在美國設廠會賺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