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陸車市價格戰愈演愈烈,不僅車價屢創新低,對二手車市場也造成嚴重打擊。陸媒披露,近年二手車商高達9成出現虧損,隨著市場環境惡化,庫存居高不下,加上二手車新規上路影響,今年市況比去年還慘烈,許多車商正面臨轉型與生存的挑戰。
第一財經報導,在去(2022)年疫情低基數背景下,今年1到5月大陸二手車累計交易量年增17.29%至723.53萬輛,總交易金額為4543.79億元(人民幣,下同)。雖然交易量成長,但二手車商庫存仍相當高。
大陸車企在近兩年掀起激烈的價格戰,相繼大幅調降售價或是加碼補貼,其中部分新車車型甚至低於二手收購價,直接衝擊二手車市,使許多車商庫存提高,出現嚴重虧損。
報導指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田甜表示,2022年初二手車商的庫存天數約為37天,至今年6月已大幅提高到57天,相比目前新車約每15天調一次價,二手車在近60天的庫存周期裡,新車會降價四次。
而二手車毛利率約為8%,若每次新車降價損失2個百分點的毛利,新車在四次調價後,二手車還沒賣掉,肯定會虧損。
長期以來,二手車交易大多數是以經紀方式透過個人之間的撮合交易來進行。在近60萬家的二手車商中,近70%仍是個體戶性質的商戶。而個體戶、夫妻店等經濟模式下經營的公司每年只有3個過戶指標,意味著他們的生存空間會被擠壓。
此外,大陸商務部祭出新規,加強規範大陸二手車市場行為,包括嚴加審查個體戶、夫妻店、「黃牛」等具有公司名義卻不申報與繳稅的公司,促使其轉型或出局。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數據顯示,近年來出現虧損的二手車商占比達92%,二手車商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嚴峻挑戰。多家二手車商直言,本以為去年就很艱難了,但今年的情況更加糟糕,是從業以來最難的一年。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祕書長肖鄭三指出,在新法規範下,大陸二手車交易由經紀模式轉為經銷模式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肖鄭三表示,今年大陸汽車市場充滿著不確定性因素,新車價格戰傳導到二手車市場,二手車消費者持幣觀望情緒加劇,車商收車更加謹慎。整個二手車行業仍有「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減弱」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減弱的三重考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