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為推動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展,攜手近60家產官研代表合作成立「台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日前會員大會宣布電動車充電議題推動共識,包括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產業標準、充電樁的計量與智慧充電規範及雙向充電規格等,期完善產業生態鏈,強化台灣充電產業競爭優勢。
工研院副院長暨車輛電能補充聯盟主席胡竹生表示,台灣擁有成熟的機車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完整且自製率高達100%,隨著電動車用戶數量增加,相關基礎充電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尤其是高壓快充需求更為迫切。
工研院認應抓住電動化轉型的契機,制定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產業標準刻不容緩,以降低廠商製造及營運成本,進而解決消費者購買電動機車持有成本過高的痛點。
該聯盟將推動充電樁的計量規格驗證,以確保充電系統在安全規範下正確運作,同時,也將持續推動組合充電系統(CCS)雙向充電的標準訂定,以支援更多元電動車的電能服務需求。另外,在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規範準則方面,聯盟已列入後續聚焦及推動項目。
工研院2020年攜手產官研成立車輛電能補充聯盟,針對近年國內充電議題已匯聚產業共識,包括推動電動機車電池交換共同標準、制定充電樁的計量與智慧充電規範及持續推動雙向電力傳輸等,未來將有助於整合國內電動車充電產業資源,建立技術交流與合作平台,進一步完善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生態鏈。
工研院持續聚焦市場新價值,已制定《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在智慧生活應用領域,結合機械、電子等跨領域的研發優勢,協助提升我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共同邁向綠色經濟和永續環境的未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