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樂信.瓦旦是第一位原住民族的知識分子、醫生以及政治領袖,桃園市政府在羅馬公路以他為名建造公園紀念,17日是他的忌日,有民眾特別上山到公園獻花致意,卻發現當地雜草無人整理,地上也看到有民眾亂丟垃圾,認為桃園市府建造公園的美意完全喪失。
市府原住民行政局表示,已辦理相關程序,預計4月21日將樂信瓦旦紀念公園點交給復興區公所維護管理,而在點交之前,也會派人將公園現場環境整理乾淨,還給遊客舒適遊憩環境並打造認識樂信.瓦旦最佳的場所。
樂信.瓦旦是泰雅族的領袖,是最早接受現代醫學教育的泰雅族人,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的前身─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在泰雅族部落行醫推動醫療觀念,也成為日方與泰雅族間的緩衝者。台灣光復後他改名為林瑞昌,並當選第一屆台灣省臨時議會議員,積極為族人爭取權利,卻在白色恐怖時期遭到槍決成為政治受難者。桃園市政府在2017年於復興區設立紀念公園,期盼對歷史追思及對先知的敬意。
有民眾投訴,特別從台北赴復興區樂信瓦旦公園獻花紀念,卻驚見滿地垃圾,還有土堆及雜草,覺得桃園市府建造公園後卻沒有做好管理,自己還把現場垃圾及雜物清除完畢才離開。桃園市議員陳治文指出,樂信瓦旦紀念公園不僅有紀念原民先知的意義,更是羅馬公路上的景點,是居民、遊客駐足的站點,但建置完工至今原民局並未將維管業務移交給復興區公所,形同無人管理的場所,紀念碑前還有未移置的土堆,呼籲原民局應盡速將場域整理好並定期派人清潔。
在地泰雅族市議員蘇偉恩則認為,樂信.瓦旦是泰雅族精神指標人物,雖然桃園市歷經改朝換代,但設立公園紀念的意義不應改變,相關局處要有適當管理,而不是蓋了公園之後就不管,尤其17日也是樂信.瓦旦忌日,雖然不一定要舉辦盛大活動,但也希望能有簡單儀式,讓後代能更認識及紀念這樣的人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