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今年6月15日起開放加拿大全齡牛肉輸台,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今天質疑,食藥署去年(2022)去赴加拿大查場明顯劃錯重點,不僅未查去除特定風險物質(SRMs)化製場,也未查以30個月齡以上牛隻為主的屠宰場、肥育場。食藥署回應,已確實查核加牛管理體系安全無虞。

食藥署表示,去年8月與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前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以及BSE專家組成查核團,前往加拿大實地瞭解其對於BSE管制的官方安全管理與監測體系,以及生產設施相關防範等牛肉安全衛生作業,共查核1家肥育場、3家屠宰/加工廠、1家化製廠,並查訪其官方實驗室及主管機關運作,確認加國落實牛肉安全衛生管理。

針對立委質疑未實際前往SRMs化製場,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明,當時查核的該化製廠有取得SRM許可,只是查場當天剛好沒有貨可以處理,因此未實際操作,但相關資料都有勾稽並現場確認,也有確認SOP符合規定。

另針對立委質疑未查30個月齡以上牛隻為主的屠宰場、肥育場,林金富說,30月齡以上的牛隻換肉率較差,以經濟效益來說,不會有任何一家肥育場專門飼養30月齡以上的牛隻,因此查的是一般的肥育場;根據加拿大方說明,通常因為銷售較差或有特殊目的(種牛等)才會飼養到30月齡以上,大約佔所有牛隻的1成多。

林金富強調,查場的主要目的是看該國對牛隻的管理、屠宰等方式,是否和國際及台灣規定相符;換言之,加拿大要賣產品給我們,所以要看台灣的產品實質等同,系統性查核是國家對國家、對於牛隻疫病和加工管理的審查。

#加拿大 #牛隻 #食藥署 #30 #月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