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南是出產酪梨的重鎮,栽培面積約1200公頃,占全台58%,品種多、7月至9月是主要產期,為提升質量、促進酪梨產業經濟規模,嘉義農業試驗分所今(20)日舉辦雲嘉南區酪梨評鑑競賽,24日公布結果;果農教挑選外觀完整、當季品種、蒂頭處圓潤飽滿。
此次競賽有35組報名,種植面積需達0.2公頃(至少種植50株)以上,不限品種,由5名學者 專家、1名台北農產公司代表及1名通路商共7名評審,從外觀、質地、風味、口感、乾物重等項目評分,有35組報名,初選15名送農藥檢驗,再評選冠軍、2名亞軍、3名季軍及6名優等獎,8月24日在嘉義縣竹崎公園頒獎。
嘉義農試分所長方怡丹表示,透過評鑑競賽希望促進酪梨發展經濟規模,促進產銷穩定、系統化,這次競賽由產銷班推薦優質果農參賽,台南產銷最多、嘉義第二,但可惜的是因凱米颱風造成台南酪梨災損嚴重,此次較少果農來參賽,酪梨產期是由南往北,7至9月是雲嘉南主要產期,此次雲林、嘉義的參賽者較多。
消費者要如何挑選酪梨呢?中華幸福果(酪梨)協會理事長沈世政說,國內已發展出30多種品種,選當季的最新鮮,目前是紅心圓、綠金、嘉選3號,有產銷履歷、外觀完整、果斑明顯、大小適中、蒂頭處「聳肩」即圓潤略有一圈凹溝。
沈世政說,凱米颱風造成酪梨大量落果,價格不穩定,現在逐漸回升,產地價每台斤約25元,零售價落在約60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